全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操盘高手 > 内容

移动平均线判断趋势(图解)

  挑选移动平均线的计算期间

  移动平均的计算期间不同,所反映的价格走势也各自不同,交易者应该根据自己的风格与偏好,挑选适当的计算期间。 计算期间越短,移动平均越能够及时反映当时的市况 ,但缺点是信号反复的频率也较高。反之,计算期间较长的移动平均,信号可能缺乏及时性。换言之,既定价格走势已经发生一段时间之后,移动平均才会显现信号。较长期移动平均的信号虽然缺乏及时性,但信号反复的可能性较小。 一般来说,移动平均的计算期间越长,越能正确反映根本趋势。

  对于不同股票、不同商品或不同时间周期,绩效最佳的移动平均长度可能都各自不同。虽说如此, 我还是采用相同的一套移动平均来交易每个市场。我认为,如果某套交易策略确实有效,就应该普遍适用,不应该就每个市场分别选取最佳参数。就我个人来说,盘中走势图采用 10 天与 35 天均线,日线图则增添 200 天均线 。这套均线很适用于我,但未必适用于其他人。超短线交易者可能要采用更短的计算期间,例如 3 天、 5 天或 10 天。移动平均的长度越短,产生信号的频率越高,部位的平均获利或亏损越小,佣金费用越高。 我认为最好采用稍长的均线,交易频率不要太高。均线长度稍长些,信号比较不容易反复,因为这类均线反映的趋势比较稳定 。

  图 6-6 显示 10 天、 35 天与 200 天均线,分别代表不同时间周期的趋势。 200 天均线几乎像是趋势线,反映行情的主要趋势,每当价格由下往上接近 200 天均线,后者就代表一般压力。 200 天均线通常用来决定市场的趋势方向。每当价格突破 200 天均线,就代表市场趋势可能发生变化。我利用 200 天均线追踪长期趋势方向。 10 天与 35 天均线都反映短期波动转为剧烈, 10 天均线能够更及时反映当前的市况,但只要行情波动转为剧烈, 10 天均线信号发生反复的频率也很高。 35 天均线比较平滑,更能反映中期趋势。读者应该多加尝试,小心挑选一组适用的均线长度。

 

  多重移动平均线

  虽然某些人只采用 1 条移动平均,然后以价格向上或向下穿越均线作为信号,但多数交易者都会同时采用 2 条或 3 条均线。多重移动平均系统,通常都采用不同期间移动平均之间的穿越作为进、出场信号。采用 2 条或以上的移动平均,不但可以通过移动平均之间的穿越作为信号,还可以用来确认信号的有效性,因为价格如果处于 2 条均线 ---- 相较于 1 条 ---- 之上,力量显然较强。如果趋势很强劲,价格将停留在 2 条趋势线所夹带状区间之外,如同图 6-6 的 D 点与 E 点。这段期间内,价格跌势很猛,位于 10 天与 35 天均线之下,一旦价格回到移动平均所夹带状区间内( E 点),交易者必须留意均线朝另一方向穿越。

  如果采用 2 条均线(例如: 10 天与 35 天均线),每当较短期均线穿越较长期均线,就可以视为信号,例如图 6-6 标明的向上与向下箭头。图 6-6 显示 3 条移动平均,当 ro 天均线向下穿越 35 天均线,可以先建立些许部位 ( A 点);接着,当 10 天均线穿越 200 天均线( B 点),再进行加码;最后,当 35 天均线穿越 200 天均线( C 点),做最后加码。如此能通过由分批方式建立趋势跟踪部位。空头部位建立之后,如果出现买进信号(标示向上箭头),可以考虑 分批了结,也可以一次出场。我不建议反空为多,因为长期趋势仍然朝下。如果向上箭头采用分批了结的方式,你可以继续停留在场内,参与整个空头走势,而且有能了结部分的获利。如果你决定完全出场,仍然能在下一个卖出信号重新进场建立空头部位。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返回目录页: 操盘高手
 

 

图解教程
 
新生300天K线图解教程
看盘绝招图解分析教程

K线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MACD入门到精通图解
成交量入门到精通图解
分时图入门到精通图解
均线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跟庄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选股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KDJ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股票买卖点技术图解
涨停板战法研究图解
更多技术图解教程

首页
看盘
分时

图解
跟庄
量价

K线
指标
均线

书籍
短线
选股

导航
买入
经验

767股票学习网 | 电脑版联系站长回顶部↑
站唯一微信公众号: 767股票学习网

如不能打开二维码地址请下载图片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