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巴菲特的财富之路 > 内容

股神的财富主张(9)

在巴菲特的家庭观念中,是人依附于家庭而不是家庭依附于某一个人。不管一个人在事业上多么成功,在家里的时候也只是家庭的普通成员。即使巴菲特在外面有再多的财富,他也要回家陪自己的子女复习功课,为自己爱人的事业摇旗呐喊。

  3?散财之后赢得子女回归

  巴菲特总共有三个孩子:大女儿苏珊与母亲同名,两个儿子霍华德和彼得。三个孩子都是在巴菲特事业刚起步的时候出生的。疲于生计的巴菲特在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很多时间跟孩子们在一起。他的生活被各种年度报告包围着,以至于他忽略了家庭的其他人。他甚至有一次下班回家便自顾自地向自己的书房走去,还吹着口哨从摔倒在地的彼得身边走了过去。诸如此类的事情使得孩子们对自己的父亲渐渐变得不亲近。有一次,彼得与母亲出去的时候,看到一本《父亲手记》。彼得认为自己的父亲正缺乏做父亲的能力,于是鼓动母亲买下了书。他不客气的将它放在了巴菲特的书桌上。

  这样的情况让巴菲特感到十分忧虑。他深深地感受到子女对自己的失望。他认真地反省了自己,把家庭和子女都装进了自己的心里。巴菲特开始纪录子女的成长,他每年都会将孩子成长的点滴和自己的感受纪录下来。累积起来共有30多本。这些书后来成为比尔·盖茨最喜欢阅读的书籍之一。

  刚开始的时候,巴菲特做的很是笨拙。他开始在周末的时候把女儿带到自己的办公室玩,开始和儿子一起打球,也开始给他们辅导数学。但是他还是会做出一些子女不解的行为来。有一次他问小女儿喜欢吃什么糖果。小女儿回答完了之后却发现父亲并没有像自己预料的那样出去买糖果。长大后,苏珊才知道原来父亲当时的问题只是在间接地调查糖果市场。当然,年少的子女也不能理解,巴菲特的这些改变,已经是做了很大的努力。

  巴菲特对子女的教诲最重要的是他对子女金钱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巴菲特认为父母对子女最大的帮助是"家有千金,不如授子一技"。为了帮助孩子们学会理财,远离赌博的行为,他在家里安了一个角子机,每次给孩子零花钱之后,又用角子机把钱赢回来。通过这样来教育子女不要参加赌博活动。在孩子们上大学的时候,他拒绝资助他们学费。但他给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向父亲申请没有利息的贷款,但要完成父亲要求的一些事情",或者"去银行申请有一定利息的贷款"。孩子们多数选了后者,他们后来发现"相比于从父亲(巴菲特)手中直接申请无息贷款,从银行贷款,还贷的过程中学到的东西要多得多"。这种选择也是巴菲特希望的结果,他一直避免在纯洁的家庭关系中掺入金钱的因素。

  困扰孩子们的另一个问题是:不管他们走到哪里,他们总是戴着巴菲特儿子或者女儿的帽子。世人在看待他们的成绩时,更多的是看到巴菲特子女的成绩,而不是苏珊、霍华德或者彼得的成绩。伴随着这种想法会产生很强烈的挫败感,甚至可以引起子女对父母的憎恨。与其他富豪不同的是,巴菲特十分理解孩子们这样的心情。

  孩子们小的时候,巴菲特并没有过多要求,而是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玩泥巴,侍弄花草,听音乐,唱歌,看摄影作品,在田野里疯跑,都是孩子们生活的内容。他所做的就是尽量使孩子们快乐,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巴菲特也从来没有要求过他们必须成为企业家,而是让他们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情。后来,儿子霍华德成了摄影师,小儿子彼得成了音乐家,女儿苏珊虽然是家庭主妇,但也绝非什么事情都不做的阔太太。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得很快乐。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返回目录页: 巴菲特的财富之路
 

 

图解教程
 
新生300天K线图解教程
看盘绝招图解分析教程

K线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MACD入门到精通图解
成交量入门到精通图解
分时图入门到精通图解
均线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跟庄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选股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KDJ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股票买卖点技术图解
涨停板战法研究图解
更多技术图解教程

首页
看盘
分时

图解
跟庄
量价

K线
指标
均线

书籍
短线
选股

导航
买入
经验

767股票学习网 | 电脑版联系站长回顶部↑
站唯一微信公众号: 767股票学习网

如不能打开二维码地址请下载图片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