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股神战法 > 内容

第四节股票心理价值(11)

在中国的科技企业中,能够抓住机遇一举翻身的企业并不难找,但能够像中兴通讯这样每次机会来的时候都能抓住机遇,占上风的实在是凤毛麟角。原因很简单,企业得以仰仗的资源不足以支撑它持续成功,能够追逐到一些短期利益就可能已是倾其所有。而发展不足20年的中兴通讯与这些企业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有十年磨一剑的企业内功。

回顾历史,有几个项目可以让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收益颇丰,如联通的CDMA项目,中国移动的GSM业务,电信部门的固网采购大单,不被人看好的小灵通业务,等等。这些业务在技术发展阶段上各有不同,技术要求也不同,兼顾几乎不可能。可中兴通讯不是,它哪个都要,对不明朗的业务就采取弹性投入策略,技术上随时跟进,这也成了中兴通讯今天能业务遍地开花的保证。

1998年,尽管中国联通第一次CDMA项目招标中途夭折,但这个事件却成就了中兴通讯之后的命运。在那次招标中,投标商包括了从朗讯、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在内的几乎所有跨国电信运营商,国内厂商则有中兴通讯和华为公司。招标叫停,各企业反应并不同。华为因此迅速将原来的CDMA95小组裁撤,转攻CDMA1X。因为华为认为,如果几年之后联通再上CDMA,将不会选择落后的CDMA95,而应该直接选择CDMA1X。

现任中兴通讯CDMA事业部产品总经理的朱进云回忆说,当时中兴通讯也一度犹豫是否要保留CDMA95项目。后来,根据“低成本尝试”的原则,中兴通讯还是留下了,并继续投入小规模研发。2001年5月,中国联通CDMA一期再一次正式招标,选用的标准是CDMA95的加强版,这使中兴通讯能够以惟一正宗的国内厂商的身份竞标,并一举争得7.5%的份额。此后,中兴通讯在联通CDMA二期招标中再创辉煌,一举取得15%市场份额,并超过部分国际厂商;2003年,在联通的CDMA第三期招标中,中兴通讯抢到了最大一张饼,获得超过300万线的市场容量,其主设备获准进入联通15个省分公司市场。而且中兴CDMA已经在全球30多个国家得到应用。这件事情体现了中兴通讯典型的企业风格。在中兴通讯不到20年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飞速发展的后十年中,每当面对一个不确定的商业机会时,中兴通讯总是采取“低成本尝试”的方法。董事长侯为贵认为,这样做即使一个项目最终放弃了,损失也不至太大,“即使国内没有市场,国外也可能有。”

中兴通讯在2001年切入小灵通市场时,一年就抢占了近四成的市场份额,销售收入达到20亿元,并连续在小灵通和手机业务上打出一系列的“主设备+终端”的组合。2002年下半年,中兴通讯的小灵通系列产品一口气签下了武汉、南京、长沙三个大单;在广东小灵通业务的争夺上,中兴则和UT斯达康平分秋色。虽然在小灵通业务上没有UT斯达康那样的知名度,但中兴同样是利润不菲。整个2002年中兴通讯估计斩下40亿元的市场份额。现在,中兴通讯已经稳稳地坐在了小灵通的第一阵营里。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返回目录页: 股神战法
 

 

图解教程
 
新生300天K线图解教程
看盘绝招图解分析教程

K线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MACD入门到精通图解
成交量入门到精通图解
分时图入门到精通图解
均线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跟庄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选股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KDJ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股票买卖点技术图解
涨停板战法研究图解
更多技术图解教程

首页
看盘
分时

图解
跟庄
量价

K线
指标
均线

书籍
短线
选股

导航
买入
经验

767股票学习网 | 电脑版联系站长回顶部↑
站唯一微信公众号: 767股票学习网

如不能打开二维码地址请下载图片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