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宏观经济分析 > 内容

2 依据资料对指标进行分析

依据资料对指标进行分析  

  利用搜集到的资料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是宏观分析的中心内容,熟悉指标与搜集资料以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为目的,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测以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的结果为依据。如果分析工作没有做好,那么不仅前一阶段的努力将付诸东流,后一阶段的预测也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分析工作必须力求完善、准确。
  宏观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按时间长短划分为短期分析、中期分析、长期分析;可以按对时点和时段的选择划分为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但从根本属性上来划分则不外乎两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定性分析则是主要凭分析者的直觉、经验,凭分析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及最新的信息资料,对分析对象的性质、特点、发展变化规律作出判断的一种方法。 相比而言,前一种方法更加科学,但需要较高深的数学知识,而后一种方法虽然较为粗糙,但在数据资料不够充分或分析者数学基础较为薄弱时比较适用,更适合于一般的投资者与经济工作者。因此,本章以后几节所做的分析基本上以定性分析为主。但是必须指出,两种分析方法对数学知识的要求虽然有高有低,但并不能就此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截然划分开来。事实上,现代定性分析方法同样要采用数学工具进行计算,而定量分析则必须建立在定性预测基础上,二者相辅相成,定性是定量的依据,定量是定性的具体化,二者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不同的分析方法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与性能,但是都具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它们一般都是通过比较对照来分析问题和说明问题的。正是通过对各种指标的比较或不同时期同一指标的对照才反映出数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效率的高低、消耗的大小、发展速度的快慢等等,才能为作鉴别、下判断提供确凿有据的信息。因此,进行宏观分析必须重视充分发挥比较法的作用。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这一点呢?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将比较法与解剖法结合起来运用。通过解剖可以发现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与矛盾,这就为对比法提供了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
  宏观分析主要是围绕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展开的。要了解当年的国民经济形势,可以通过观察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等指标来进行;要了解当年经济形势与上年相比有何变化,可以通过将各年的总体指标值进行对比来寻找答案。但是,要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仅就笼统的总体指标是不行的,还必须把各项总体指标进行层层分解,使之成为一个个具体的分部指标,通过对比这些分部指标的变动情况,分析导致变动产生的原因,从一个个不同的侧面来反映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预测未来的经济形势。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返回目录页: 宏观经济分析
 

 

图解教程
 
新生300天K线图解教程
看盘绝招图解分析教程

K线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MACD入门到精通图解
成交量入门到精通图解
分时图入门到精通图解
均线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跟庄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选股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KDJ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股票买卖点技术图解
涨停板战法研究图解
更多技术图解教程

首页
看盘
分时

图解
跟庄
量价

K线
指标
均线

书籍
短线
选股

导航
买入
经验

767股票学习网 | 电脑版联系站长回顶部↑
站唯一微信公众号: 767股票学习网

如不能打开二维码地址请下载图片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