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宏观经济分析 > 内容

7 国民经济形势的产业分析

  ①工业总产值及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随着经济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在保持农业总产值绝对规模增大的前提下,工业总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应不断增大。这是判断工业形势的主要依据。
  ②工业结构变动的特点,即轻工业生产增加值与重工业生产增加值分别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依据工业化阶段理论,工业结构的演化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重工业化阶段,即工业由轻工业为中心向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为高加工度化阶段,即在重工业化后期,工业结构又表现为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的发展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演化;第三阶段为技术集约化阶段,即在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所有工业部门将采用越来越高级的技术、工艺和实现自动化,另一方面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尖端工业蓬勃发展。因此,对当前工业结构所处的阶段有一明确认识,是判断工业形势的必备条件。
  ③基础产业发展状况。能源、重要原材料和铁路运输等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如果这些部门的发展不能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就会形成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基础产业发展状况是判断工业发展以至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依据。
  ④企业组织结构状况。一方面,体现在产业、产品集中度方面。一些规模经济要求较高的行业,如钢铁、汽车等支柱产业,其生产企业的规模应大而集中,才能保证规模生产,获取规模效益。如不能达到这一要求,那么这些行业必然成本高、效率低。另一方面,体现在地区间、企业间的合理分工与专业化协作。那种企业"大而全"、"小而全"和地区部门分割、自成体系的状况,显然不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
  ⑤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主要是通过工业总产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工业产品销售率、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企业亏损面与亏损额等指标体现出来的。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动态对比以及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间的对比,再结合前面所做分析,可以综合反映工业形势的各个方面。
  (3)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第三产业作为为生产、生活和社会提供服务的各个部门的总和,对保证第一、第二产业的顺利运行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第三产业的高度发展为依托。具体地说,促进流通环节保持顺畅、通过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服务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人民生活质量、引导和满足不断增大的社会需求是第三产业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发展方向。
  第三产业门类众多,在构成国民经济的各部门中,大部分都属于第三产业,其中,商业饮食、运输邮电、金融保险等是第三产业的主要行业。在对第三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时,应给这些主要行业以特别重视。
  分析第三产业发展状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①第三产业总量及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是体现一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状况的重要标志。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达到70%以上,而我国这一比例较低,199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32.7%,但从增长速度来看,我国第三产业连续几年都保持在9%左右,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比以前也有较大提高,说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非常迅速。
  ②商业饮食、运输邮电、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主要行业发展状况。这些行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骨干力量,虽然并不直接创造生产力,但由于这些部门的存在,使直接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能顺利进行,生产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因此,其发展状况能在相当程度上体现整体经济形势。另外,第三产业作为非物质生产部门,对经济波动的敏感性很强,所以通过观察第三产业这些主要行业的发展变状,能够较为及时地掌握经济运行可能发生的变化,对这些主要行业的考察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其自身增加值的增长幅度;二是其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的变化。
③第三产业发展与其他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关系。第三产业作为生产和消费的服务部门,必须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为工业、农业提供完善的服务体系,否则其存在就失去了意义。
  ④第三产业领域里的改革和管理。这一点对于我国尤为重要。由于第三产业在我国发展较晚,起点不高,因此一方面金融、运输、邮电等行业还未形成充分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
  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商品经营和价格放开后,交易和价格行为缺乏规范,市场制度建设滞后,流通秩序混乱。此外,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金融机构、期货交易等方面,尚待加强规范化管理。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在短期内阻碍第三产业的发展。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返回目录页: 宏观经济分析
 

 

图解教程
 
新生300天K线图解教程
看盘绝招图解分析教程

K线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MACD入门到精通图解
成交量入门到精通图解
分时图入门到精通图解
均线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跟庄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选股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KDJ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股票买卖点技术图解
涨停板战法研究图解
更多技术图解教程

首页
看盘
分时

图解
跟庄
量价

K线
指标
均线

书籍
短线
选股

导航
买入
经验

767股票学习网 | 电脑版联系站长回顶部↑
站唯一微信公众号: 767股票学习网

如不能打开二维码地址请下载图片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