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股市投资分析 > 内容

中国股市的发展和股市的回报率

  2001年下半年到2005年5月的下跌,是由价值回归、与国际接轨、制度缺陷等复杂的原因所致。随着理性的投资者逐渐主导市场,救市政策逐渐连短期的效果都很难产生。与此同时,持续的熊市使制度的缺陷和风险日复一日的暴露,使下跌更加惨烈。

  就在这一次下跌中,监管者逐渐认识到简单的救市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于是,通过制度改革来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成为监管者主动的选择。这是市场发展到这一阶段提出的内在要求,也是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767股票学习网 http://www.net767.com收集整理)

  我们可以看到,中小企业板的设立和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功能的完善,让中国多层次市场体系出现雏形;货币市场基金、保本基金、ETF、LOF、买断式国债回购等诸多创新产品,让中国投资者有了更多的选择;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QFII等各种资金的入市,表明困扰中国股市多年的“合规资金入市”问题得到了彻底的改观;推出证券公司创新试点,允许证券公司发行债券和短期融资券、改善证券公司征税方式,这个艰难的行业开始感受到更多的温暖。

  诸多措施改变了市场危机四伏的局面,变得越来越健康。在中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各类社会资金保值增值需求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我们有理由判断,影响中国股市发展的积极因素已经多于消极因素,市场正在进行一场根本性的转折。

  2004年,国务院发布了《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中国资本市场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和发展工作做出了全面安排。此后,中国加强了股市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和发展措施。

  自2006年4月29日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以来,中国超过九成以上的上市公司完成或正在进行改革。被誉为资本市场第二次革命的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为中国股市健康发展扫除了制度性障碍。中国股市进入全流通的日子已经指日可待。

  “股权分置”是中国股市特有的现象。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中国在设计股市基本制度时规定,只有占股市总量三分之一的社会公众股可以上市交易、流通,另外三分之二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则暂不上市交易。这种畸形的制度致使上市公司或大股东绝对控股,没有必要关心股价的涨跌,不利于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股权分置”为中国股市的发展开辟了无限向上发展的空间。

  为促进中国股市健康稳定发展,中国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证券投资基金迅速发展壮大,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直接投资股市的政策。目前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约占流通市值的比重为30%以上,机构投资者逐步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投资力量。

  此外,中国近年来修订了《公司法》《证券法》和《刑法》。修订后的法律更进一步放松了对市场创新和发展的限制,赋予了证券监管部门更为有力的执法手段,增加了证券公司挪用客户资产罪、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罪的规定等。大大推动了证券法律体系的完善。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返回目录页: 中国股市投资分析
 

 

图解教程
 
新生300天K线图解教程
看盘绝招图解分析教程

K线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MACD入门到精通图解
成交量入门到精通图解
分时图入门到精通图解
均线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跟庄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选股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KDJ从入门到精通图解
股票买卖点技术图解
涨停板战法研究图解
更多技术图解教程

首页
看盘
分时

图解
跟庄
量价

K线
指标
均线

书籍
短线
选股

导航
买入
经验

767股票学习网 | 电脑版联系站长回顶部↑
站唯一微信公众号: 767股票学习网

如不能打开二维码地址请下载图片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