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凡此种种要说起来例子可太多了,简直罄竹难书。多少"绩优英雄"最后竟然亏损,套牢一大帮人,而细究起来,光鲜的表面下里面其实早已烂掉。著名的郑百文就是典型的例子,还有厦新电子,康赛集团,湖北兴化等等。
另一方面,也有人家财不露。比如有家公司99年下半年上市,缓缓走升,让人感觉有庄入驻。但是年终却一头栽下,年报业绩也平平。2000年春我们去公司调研的时候,感觉公司经营很好,产品市场也不错,为什么业绩一般呢?公司老总最后向我们透露,年报每股少报了1毛多,而且,公司已经通过高新认证,可以减税。实际上,2000年中报出来后,是99年全年的1.5倍还多,而高新的消息也是几个月后才宣布,当然了,股价此时已是年初的2倍多。 所以,市盈率我们要看,但是,决不能太看重。重要的还是要对公司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真正的成长潜力才会产生真正的牛股。很多投资者可能会抱怨,要对沪深两市1000多家上市公司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谈何容易,最好的办法是依靠专业人士,阅读优秀的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在美国,几乎每一个投资者都有一家或几家研究机构作为其投资顾问。另外,在中国社会环境下,高成长的明星企业的产生有一定的规律,循着这些规律去找寻,可以拨云见日,找到真正的成长股。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所处的层次,是为一个区域性市场生产一种产品或提供一种服务,市场多这一种产品也不显多,少这一种产品也不显少,企业采取随行就市的态度混口饭吃。这一层次依据企业所服务的"区域市场"的区域大小,可细分为三个档次,即服务于地区市场者、服务于全国市场者和着眼于全球市场者。目前的上市公司大多数处于第一个档次即服务于某一地区市场,这种企业不知地区市场外的世界是怎样的,某一天被来自圈外的企业挤跨还以为是天灾。比如,双鹿电器,该公司是我国最早的冰箱生产厂家,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其市场越来越小,最终其所占据过的上海市场完全被海尔、科龙等做全国市场的企业瓜分殆尽。目前服务于全国市场的企业在沪深股市已有数量可观的一批,他们的经营风险要比那些地区性企业低、投资价值要高。比如,深万科,在众多的地产股中,它是全国性经营的企业,它的每一元资产的含金量要比其它地区性房地产企业(鲁润股份、陆家嘴、外高桥等等)高得多。服务于全球市场的企业,在沪深两市还是凤毛麟角,深科技、生益股份等算是处于这一档次的企业,它们的价值又高于那些只盯着国内市场的企业。当一个企业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其市场区域由一个层次向另一个层次迈进的时候,这个企业就将高速增长,当年四川长虹之所以有三年内股价上涨17倍的骄人业绩,原因不是别的,而是四川长虹由一个着眼于地区市场的企业变成了一家着眼于全国市场的企业的缘故。应该指出,一个企业的成长不仅仅是这个企业的个人行为,而是上下游企业与之共同成长的一个群体行为,研究那些有较好的上下游产业基础的行业中的领头企业,它们最有希望成为高成长企业。 |